《人类的明天》——普通人类的希望之光

2020/01/18

人类的明天是怎么样?虽然现在流行的一些概念似乎都与未来关系密切,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不断增长的经济,但我们似乎很少具象的想象普通明天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好事者脑海中可能会想象终结者统一世界,未来将是智能机器的天下。

但是鲜有人考虑过,普通人的未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比如机器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从好的方面去思考提高了生产力,但这些劳动力去做什么呢?如果世界上的资源枯竭了,或者是大量的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可能会对整个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那普通如我又应该怎么办?对我来说,这个思考起来答案比较悲观,因为我脑海中没有很明确的答案。而且最痛苦的点在于,我有想法,但我又能去怎么做呢?我又如何能够制止巴西热带雨林的工人让他们少砍伐森林呢?但这些问题会可能就会是下个十年或者二十年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类的明天》提供了一些希望之光,让人们知道世界上原来有这么一群人这样应对未来。他们在尝试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的、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加幸福多样的生活。

这本书总共从五个方面讨论了明天的生活,分别是明天的食物、明天的能源、明天的经济、明天的社会、明天的教育。其中给我最大触动的是明天的食物,即未来的农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的。


明天的农业

城市化让农民们抛下了自己的土地进入了城市,成为了为城市中的工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劳动力。但如果经济发展停滞了,劳动力因此失业;或者这些劳动力被替代了,那这些人应该做什么呢?毕竟他们已经离开自己的土地已经有段时间了,并且土地已经实实在在的被城市替代了。

解决的方法是:让农业回归城市。在美国的底特律和英国的托德莫登,人们的任务是建造真正拥有食物主权的城市,让市民食用的大部分水果和蔬菜都来自城市自身。具体的做法是,原有的城市绿化带,公园里,房屋的顶部,人们的后花园中,都可以看到农业作物的种植。

人们应当在离人们生活最近的地方耕种,应当回到更古老的城市概念中。也就是说,城市不能只是楼房、人行道和商务中心的堆叠。鼓励居民在城市各处栽种水果和蔬菜,一起照料并免费分享收成。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共享食物”。

这种解法虽然朴素,但可能会有普遍的担心:毕竟现代社会还是要讲求经济与效率的。倘若这种种植方式效率较低,毕竟不能规模化的生产,不足以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或者播种本身需要大量的石油化工设备和原料(比如化肥)的投入,那始终都将会仅仅是有钱人家陶冶情操的把戏,无法真正的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

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工设备和原料的情况下,能否达到亩产千斤的效果呢?答案是有的,至少在实验形态下,是可以达到的一个目标。

人们设计出来的这种新型的农业方式叫做朴门永续农业,是一种“受大自然启发的人类设计系统”。他们的做法是在不到1公顷的土地上通过科学的排布种植上1000多个不同的品种。“我们的农场里一切都在生产,但每一株职务的目的并不只是在生产,还要对生态系统做出贡献。朴门永续农业的妙处就在此:每一个元素都有好几种功用。“通过静心的布局和设计,朴门永续农业的土地实现了永远不会裸露在外而被阳光晒干或大雨冲刷。这里的作物非常稠密,土地常备稻草覆盖(稻草、木屑、芦苇杆……他们能保持水分、保护耕地,并通过自身的腐化让土地更加肥沃)。加上了各种微生物群,施一些混合肥料和有机物质,也会利用绿色肥料;作物通常被果树包围起来,为作物提供阴影和凉爽。

这通过多样性来进行农业的行为,与现代工业化的农业背道而驰。而多样性恰恰是工业优化过程中的一道障碍。在朴门人的心中,土地是“所有农业的根本”,而现代农业则倾向于忽视这一点,只把土地看作倾倒各种合成农产品的基地,比如化肥和农药。而在朴门,人们实现了零耕作:没有石油,不浇水,不用化肥……非常节省!”这儿长出了及其丰富又好吃的水果,而且这还是一小片完全自主的生物多样性的绿洲,他们能存储碳,创造自己的土壤……每年,不管天气时好时坏,干旱还是多雨,这里一直很茂盛。“

2015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农业是可能的,在1000平方米取得像样的收入也是可能的。而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我们能想象一个到处都是农场的社会,遍布城市、城郊……除了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还能让风景更加优美。拥有几百平米小花园的人,在家就能做兼职农民,不需要任何前期投入。不仅可以有经济盈利,提升菜农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让土壤再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吸收碳物质。

如果把蔬菜种植集中到一小块空间,我们就能重新规划土地。在1000平方米的土地上生产通常在1公顷机械化土地上耕种的东西,我们就能节约9000平方米的土地。我们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这些土地种几百棵树,养一些动物,建混林农业园、蜂巢、池塘,还能造房子。也就是建立起一个面积为1公顷的卫星农场。它会更加繁荣,成为一个宜居的小宇宙,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现如今,进入我们口中的每一卡路里,都要耗费10-12卡路里的化石资源。简直荒唐。我们知道,明天或者后天,石油就会变得稀少而珍贵,我们不能再从大老远的地方进口食物,气候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发明一种不需要石油就能吃的上饭的方法。

至此,我们知道,养活100亿人是可能的,方法就是使生态系统再生,保持土壤和树木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改变农业模式、引导立法朝着鼓励生态农业和永续农业的方向做改变,重造百万就业机会。以及,大幅减少食肉。


明天的能源

应该更加关注自然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通过合理的方式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太阳能和农业的结合,在大棚顶部搭建太阳能板,这样太阳能转化的能源可以为大棚中的蔬菜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顶部的太阳能板也可以制造阴凉,方便培育一些喜阴的植物。

最近还看到了一条有意思的新闻,人们可以利用山地重力储能(from 《科技爱好者周刊》)。对于太阳能和风能这样的绿色能源,最大的问题就是间歇性,不能保证持续供电,需要有能量储存机制。锂电池的成本昂贵,大规模储电不可行。奥地利科学家提出一个新设想,叫做山地重力储能。用电低谷时将砂石运到山顶,用电高峰时让砂石从山顶掉落,转动涡轮以发电,跟水力发电机制类似。

跟水力储能相比,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对场地要求低,不需要建造一个大坝。而且,砂石比水便宜,也不会蒸发,因此可以无限期地使用。缺点是能量效率比较低,损耗会很大。

开发团队认为,该技术比较适合孤立的岛屿,比如夏威夷,那里的能源供应成本很高,由于旅游业,能源需求经常是季节性的。

利用自行车达到的碳平衡。在哥本哈根,人们在设计公共设施比如地铁时,就会设计的更加方便人们携带自行车出行,比如会专门在地铁中加一节车厢用来存放自行车,这样在上下地铁的三公里内都可以使用单车到达。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内的共享单车,估计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再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垃圾分类了。在旧金山,科学的垃圾分类,除了我们了解到的种种好处之外。还可以生成一些再生肥料,这些再生肥料的效果据说比一般的化学肥料的效果要好很多。


明天的经济

现代社会的商业成功,仅仅是通过商业收支的计算出来的,人们关心的是资本增值的速度。但我们过的好不好,我们的生活是否有改善的问题,却不被计算进去。用每个家庭拥有的微波炉数量,而不是根据人民的幸福指数来衡量计算成果,这完全是疯狂的行为。这种经济实际上并不能让人们受益,它只会加剧不平等的现象,破坏大自然……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是自杀率,人们已经没有了任何归属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给出的方案是进行经济”本地化“的尝试。比如发行一些本地的货币,这种货币的应用可以使得资金不再那么轻易的外流(主要外地不认),这样可以维持本地的经济和就业;同时发展一些本地的实体经济体,只服务当地的人们。

提倡这样“本地”出品并不能保证一切都完美无瑕,但是可以避免一些问题。通常在自身可以感受的范围内,我们才会最积极地去行动和改变。公司越大,离它的分公司越远,其管理者就越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影响。相反地,本地企业家会努力为自己的生活场所、自己平日里打交道的人、本地的河流等创造价值。

在这些先行的实验者眼中,未来经济应该有三个特征:

  • 大部分就业都应该在本地独立企业产生。
  • 每个群体都应该独立自主的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 我们要致力于实现一箭三雕的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不仅仅是金融效益。

在我看来,本地化固然没有错,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如果没有明显的经济上的好处,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一些策略做出改变,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明天的社会

在原有信息闭塞的时代,我们必须要选派代表,来表达我们的一些诉求;但是如果现代社会信息网络这么发达,我们是否有方便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一些想法呢?原有的那一套机制是否有一些可以改变和改善的地方呢?

这里作者也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虽然有一些地方有一些成功的实践(比如冰岛),我感觉这种实现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此处也不再多表了。


作者在结尾处也提到了,他记录的方式是比较主观的。他选择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创举中积极又振奋人心的一面,而没有详述其中的困难、矛盾的点。他想做的是讲述不同的故事,给人启迪,让人渴望去想象不可能的事情,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我无意在这里批判他提到的这些行为或者举动是否可以实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让我知道与普通人有关的未来,还可以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打开方式和视角。也许我们也可以行动起来,为我们共同的明天做点什么。

wechat follow